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理想的旅行

——我的原创旅行文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旅游学者。追随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的旅行精神, 用163个字记录每一次旅行, 成就《新徐霞客游记》

尔雅诂林:纪念朱祖延先生  

2011-12-18 18:21:16|  分类: 散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尔雅诂林:纪念朱祖延先生 - 徐霞客 - 理想的旅行

 

 

朱祖延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,《中华大典·语言文字典》的主编,江苏扬州人。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学系,在湖北大学工作了50余年,见证了湖大的历史变迁。朱先生参与《汉语大字典》的编撰,一编就是十五年,尔后编撰《尔雅诂林》,又是15年。一生的心血,全在这编典上。我久仰先生大名,却一直未能得见。直至2007年元月的一天,我在翻阅冯天瑜先生的《黄鹤楼志》时,读到了先生题在名楼南门的楹联,顿萌发了向先生求字的念头。心惶惶然去了一个电话,不想先生谦辞之余欣然应允,我便借此机会去了先生家。先生住在琴园沙湖边的寓所里,客厅的墙壁摆满了书架,散发着浓郁的书香味。先生头戴着灰绒帽穿深色棉袄,笑眯眯的走出来,像一位慈祥的祖父,那一年先生已经85岁高龄了。

坐下来和先生聊了许多。先生对我讲起了一个趣事,说是他的老师黄侃,学富五车,就是述而不作。黄侃的老师章太炎就劝说,有的人肚子里没有什么东西,就已大作连篇,这叫“狂妄”;你满腹学问,却没有什么著作,这叫“吝惜”,狂妄不对,吝惜也不对。黄侃答道,不愿老悔少作,待到五十岁以后再着书立说。可惜没想到,黄侃没活到五十岁就已西去了。这话给我很大震撼,让我思绪良久,只觉是吝惜者日少,而狂妄者日多,不知有多少人会“悔其少作”呢?

临走时,先生用毛笔写了一首七言诗送给我,我把字装裱起来,放在自家的书屋里。

昨天,先生走了,享年90。今天我多写了些文字,以此纪念心中的先生。

 

寿臻耄耄望期颐,急景凋年志未移。

才逊杨修人一口,衰为廉颇饭三遗。

胸中丘壑随龄减,眼底风光得句迟。

若问余生何所适,操觚染翰不知疲。

 

—— 朱祖延

 

 

2011年12月18日于琴园寓所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10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